三弦琴弦轻拨,流淌出四百年前莞邑水乡的月光;摇滚说唱音浪奔涌,闪烁着潮玩都市的霓虹。古老与现代的对话,将于6月13日,在非遗国潮乐《潮涌鱼歌》的节奏中轰然开启。

传统曲艺+摇滚说唱
《潮涌鱼歌》依然继承了木鱼歌传统演唱特色,同时融入了现代潮流音乐元素。袅袅莞音留住乡音,摇滚说唱唤醒年轻听众的耳朵。

传统三弦+摇滚乐队
《潮涌鱼歌》中传统三弦乐器与摇滚乐队的空间对话,仿佛二百年前歌德与《花笺记》初次相遇的亢奋。

80岁高龄非遗传承人+新生代RAP歌手
《潮涌鱼歌》中木鱼歌传承人一声苍劲的“盲公腔”将听众带入那个“一唱摸鱼声,都来月下听”的莞邑水乡。又一声急促的国潮说唱拉回到霓虹闪烁的潮玩之都,跳入跳出的带入感,交织成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这正是传承和创新的意义所在。

木鱼歌,岭南文化瑰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诞生于明末清初,以纯正莞语方言吟唱七言韵文,单句仄声收尾、双句平声呼应,三弦琴音如流水铺展水乡月色,然而,这项承载了四百载悲欢的技艺,亟待青春血液激活焕颜!

“非遗国潮乐”由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指导,河南非遗直播间倾力打造,以传统音乐、戏剧、曲艺等非遗项目为创作根基,融合现代流行音乐,守正创新,通过新时代、新视角、新视听的呈现方式,让传统文化更贴合现代大众的视听审美需求,创作出特色化、民族化、多元化、潮流化的非遗国潮音乐,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并喜爱传统文化,也让更多新生力量加入到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中。非遗国潮乐自成立以来,多次受到央视、地方卫视和农业农村部等单位邀请演出,受到了国内观众的热烈反响与喜爱。

《潮涌鱼歌》由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东莞市东坑镇文化服务中心、东莞东坑木鱼歌工作站联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共同出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木鱼歌代表性传承人与非遗国潮乐团队精心创作,共同带来全新的音乐作品。

非遗传承,任重道远。此次《潮涌鱼歌》的推出,通过两地非遗深入的交流,不仅说明了南北文化的包容性,同时为南北文化融合创新拓展了无限可能性。文化血脉的奔涌,从不在博物馆的玻璃柜中,而在每一个跃动音符的青春回音里。当非遗不再被供奉为“遗产”,而成为年轻人耳机里的单曲循环——传统,才真正活成了未来。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靳静波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