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百度-高端生活第一网

43岁平顶山男子人工心脏植入成功 河南首例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魏浩 通讯员 邢永田

5月15日上午,我省首例完全国产的第三代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术,在华中阜外医院手术室完成,填补了华中地区在该项技术领域的空白。

人工心脏植入成功,使更多心衰患者看到希望

当天上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正式更名为华中阜外医院。同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华中分中心、河南心血管病中心、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同步揭牌。

简短的仪式之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华中阜外总院长胡盛寿很快赶到手术室。在这里,有一名患者正等待接受我省首例完全国产的第三代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术。

今年43岁的王先生来自平顶山。去年在家出现心脏问题后,在当地县医院做保 守治疗,症状有所减轻。但春节后,患者症状加重,有时甚至呼吸都困难。在咨询多个 医院和专家后,患者于5月12日入住华中阜外医院。该院副院长程兆云接诊后,进一步明确患者为扩张型心肌病、合并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最严重一级)。

此时,王先生已是重度心衰状态,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虽然只有43岁,但是生活已经无法自理。经多学科专家会诊认为,单靠药物治疗,已无法纠治王先生的心力衰竭状态,遂决定为王先生紧急实施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手术台上,胡盛寿、程兆云、葛振伟等专家配合默契,手法娴熟地将人工心脏装置植入 黄先生体内。中午12时许,手术成功完成。

参与手术的该院副院长程兆云说,在人工心脏启动后,患者的心率、血压平稳,也比手术前改善。 “停止体外循环支持后,患者的心跳依然正常。所以手术很成功,我都很为他高兴, 这就是个奇迹!”程兆云说,患者术前心功能很弱,长期卧床,没法走路,也不能工作 。根据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前往北京手术的路途遥远,路上可能会发生意外。而在省 内手术,患者享受到了各种便利条件。

手术室外等待区,曾于去年接受人工心脏植入,如今恢复良好的患者,以及当天接受手 术的黄先生家属等人,都手捧鲜花等着胡盛寿院士。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心脏,到底有多牛?

作为我省首例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置入手术,术中使用的装置有何特殊性,何时才能让更多人享受到这项医疗科技?

胡盛寿院士说,目前国内进入临床试验的仅有两个人工心脏装置。一个是由中日联合研 制的,是国内首先进入临床试验的人工心脏,已经于上周完成专家临床评估,正在等待 批准上市;

而今天手术植入的这个人工心脏装置,则是国内第一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心脏。 “从设计原理,到制作的各项指标,都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完全可以和西方国家的第三代人工心脏装置相媲美。”

据介绍,第三代人工心脏在医学上成为全磁悬浮离心泵。相对上一代装置,该装置从设计上减少了血液破坏,和血栓的形成。“比其他装置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而且电缆直径更细,减少了手术损伤和线缆感染的几率。”

目前,进口的人工心脏装置价格在120-130万左右。“国产装置进入市场后,估计价格会是进口装置的一半。”但专家同时表示,目前该人工心脏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如果进展顺利,将会在一两年后获准上市。

关于心力衰竭,专家有话说

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也是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之一。

目前心脏移植是心力衰竭的最佳治疗方法,但因供体严重不足,我国每年心脏移植手术量仅300余例,远远不能满足此类疾病患者救治需要,大量的心衰竭患者仅靠药物维持生命,有不少患者在等待供体的过程中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心室辅助装置(俗称人工心脏)植入术,近10年来成为治疗重症心脏病进展最快速的高端技术之一。

来源:大河客户端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靳静波 】
【总编辑:黄念念 】
关注河南一百度了解更多本地资讯
微博
空间

推荐

点击右上角按钮
分享给您的朋友或是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