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百度-高端生活第一网

走,坐高铁去看“济南的冬天”

大河报·豫视频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王新昌

无论是豫鲁,还是鲁豫,都是一个好听的名字组合。老家河南,好客山东也是国内叫得响的文化符号。河南、山东两省山水相连、文化相通,自古以来就交流频繁。随着济郑高铁于12月8日全线贯通,两座省会直线“牵手”,时空距离进一步压缩,两地市民将感受高铁带来的速度与激情,开启一段段历史与当下交织的奇妙之旅。

孔子周游列国原来是在这俩省转

黄河,这条中华母亲河横穿河南,经山东流入渤海,滋养了两省儿女。可以说,河南和山东都是黄河孕育的“兄弟俩”。有意思的是,河南、山东两省的省会,也都是沿黄河而设,而且都在黄河南岸。两省名山泰山、嵩山位列“五岳”其二。山水相连,理应交流频繁。

如果将时间拉回到春秋时期,你会发现有个有趣现象:孔子周游列国,竟然是在山东、河南转圈。根据史料考证,孔子周游列国时,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现如今大致路线曲阜—菏泽—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返回。从当今行政划分来看,主要范围也是在今天的山东、河南两省。可以说,周游列国的孔子,用一场声势浩大的出游,完成了山东、河南两地一次“文脉交流”。

作为两省的文化名片,山东大学和郑州大学也颇有渊源。资料显示,山东大学等高校的师资就曾有力地支援了郑州大学的建设。

求学、旅游、看病……河南人偏爱山东

“我是河南人,当年高考分数630,最后上了985的山东大学,我在山东度过了几年美好的大学时光。”回想起10多年前的报志愿情况,已工作多年的刘先生回忆心路历程。数据显示,山东大学2022年在河南招生403人,全国排名第二位,招生人数仅次于山东本省。

河南不靠海,却有网友戏称的“河南人黄金海岸”——日照,常年有大量豫牌车辆穿梭日照市区,其中豫A牌照占比最多。

“从郑州出发,600多公里到日照,日照海滩性价比高,完全可以周五下班走,周末去玩两天。”郑州市民王先生说。他今年8月中旬,携带全家老少自驾来到日照游玩。此外,山东的海滨城市——青岛、烟台、威海也都是河南人喜欢出游的沿海城市。毛先生是濮阳人,在他印象中,亲属、朋友们,生病就医喜欢去山东。“小毛病、大毛病都爱在山东看,去省城郑州看病的也有。”毛先生说。

河南人有多“偏爱”山东,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可见一斑”。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共有近63万河南人流入山东,数量在全国省份里仅次于黑龙江,排在全国第二位。而同时期,从山东流入河南的人数,也位居全国前十位(第九位)。

鲁豫有约,各方面互动频繁

河南与山东的互动,涉及方方面面。比如,2021年,河南与山东签订的《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也就是“黄河水质对赌”。签约后,连续两年由豫入鲁的黄河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以上,山东省作为受益方,向上游的河南省兑现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对于这场“赌局”,无论河南还是山东,都是赢家,母亲河黄河也是最终受益方。如今,这场“对赌”还在继续。

2022年,山东省的GDP达到了87435亿,而河南省的GDP达到了61345.05亿,两省分别位居全国第三、第五位。两省都是经济大省,也是北方地区唯二的“经济大省代表”(经济前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山东、河南都抱着学习态度。十几年前,山东省时任主要领导曾有一篇1.6万字的讲话在朋友圈里刷屏,他在这篇讲话中,3次点赞河南,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论经济实力,山东是河南的老大哥。比如在对外贸易方面,河南省商务系统领导曾多次喊话“将认真学习山东的经验做法”。

饮食方面,鲁菜在河南一直颇受欢迎。新出现的“烧烤新贵”也很受宠,今年三四月份,山东淄博烧烤突然爆火,大量河南人乘坐高铁,不惜绕道徐州前去打卡。

老家河南携手好客山东文旅成为主角儿

纵观全国各地,文旅口号各具特色。比如“好客山东”“七彩云南旅游天堂”“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心灵故乡,老家河南”“北京欢迎您”……其中,“好客山东”“老家河南”的美誉度、知名度颇广。“文旅产品不能千篇一律,一定要有特色,有卖点,要能给消费者带来视觉记忆和味觉怀念。山东、河南两省联动,文旅是最好的突破口,也是主角儿。”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兼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说。

政策方面,河南省“十大战略”中,提出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塑造全域旅游主题形象;打造国际级黄河文化旅游带;谋划建设休闲康养基地;发展特色鲜明的全链条文创产业;壮大文旅文创市场主体。资源方面,山东、河南都是旅游资源大省,5A级景区数量方面,山东有14家,河南有15家。但以2022年全国各省旅游收入排名来看,山东省8278.6亿元排名全国第四,而河南6078.9亿元,排名全国第八。

可喜的是,河南近年来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全面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加快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不断推动“文旅文创成支柱”。“最重要一点,所有的文旅产品都需要政府营造好的政策环境,眼下急需引进管理、营销人才,资本运营高手,用好品牌营销,讲好河南故事。济郑高铁全线贯通带来两地合作协同,不妨从文旅着手。”宋向清说。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关注河南一百度了解更多本地资讯
微博
空间

推荐

点击右上角按钮
分享给您的朋友或是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