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敏 实习生 王银娜
“近年来,随着5G等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催生了‘5G+智能采煤’、‘5G+智能掘进系统’、无人矿卡、智能仓储系统等众多‘5G+矿山’应用场景,5G智慧矿山应用开始走向常态化。”12月7日,在2023世界5G大会之“5G与智慧矿业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葛世荣指出。
当天,来自矿业智慧化发展领域的优秀企业代表,以“5G赋能智慧矿业,激发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围绕5G如何更好地赋能智慧矿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障安全生产,以及切实帮助矿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等展开深入探讨。
“5G技术在数据资源整合与模式识别挖掘方面优势显著,在预测矿产资源分布、监测矿山立体空间动态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景志刚说,河南省地处华北和秦岭两大地质构造单元接合部,全省已发现矿产144种,已探明资源储量110种,11个矿种保有资源量居全国第1位。我省优越的矿产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为5G应用提供了广阔舞台。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监察专员陆南在致辞中表示,矿山行业已成为5G应用的重要工业领域,通过发挥5G大宽带、低时延、广连接的优势,可实现矿山开采作业的远程控制、高效传输等。“5G+矿山”为我国矿山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新动能、新路线和新方案,应聚焦标准体系建设、政策支持、示范引领、技术突破、装备升级等,推动矿山智能装备核心零部件、传感器等研发应用,加快灾害严重、高海拔矿山智能化建设,加快危险繁重岗位机器人替代。
如何利用5G等数字技术创新成果,提高煤炭行业全要素、全产业链生产效率,助力煤炭企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总经理李延河说,河南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大型煤矿的引领作用,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目前全省已累计建成20处智能化煤矿、98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57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尤其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河南能源集团等所属矿井,打造了一批“5G+智能化煤矿”标杆项目,通过将5G专网融入井下安全生产实际,形成看、感、控、连、算五大类场景应用,为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河南样板。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