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国务院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简称《实施方案》)发布,同意包括郑州等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曙光接受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专访,从全国改革试点的大背景,到郑州的发展条件,作出了深入的解读。
谈试点背景:改革是体制和机制的突破创新
顶端新闻:你怎么看待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的意义和影响?
王曙光:此次国务院批复10地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对于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长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方面,目前,我国还存在很多问题。市场要素流动的机制还不顺畅,仍然有很多因素在阻碍着劳动力要素(人力资本)、资本要素、知识产权(技术)、数据要素、土地要素等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
这就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效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进而影响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市场主体创新。
此次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就是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体制和机制方面的突破和创新。
谈数据要素流通:最大的难点在于资产定价
顶端新闻:“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流通规则”被视为《实施方案》一大亮点,数据要素流通改革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王曙光:未来的经济形态,必然是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经济形态,企业的发展、城市的运行、金融体系的运转等,都离不开巨量的数据支撑。
在现实中,数据却主要掌握在个人、企业和政府各个主体手中,处于彼此隔绝的状态,因此如何推动数据共享、数据流动、数据交易,成为数据要素市场化的核心。
所以,一方面要构建一个让各个主体都能共享数据的平台和机制。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通过在各个行业应用大数据,来不断丰富大数据应用的场景。包括郑州在内的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产业结构、城市运行特点、企业需求等,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创新。
数据作为一个新型的市场要素,其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为数据资产定价。如何将数据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在这方面,很多地方也已经在探索。
要有严密的监管体系来保障数据的安全,保障数据所有者的权益,尤其要保障数据在跨境交易时的安全问题,防止国外一些敌对势力利用数据交易窃取我国关键数据。
谈郑州:被纳入改革试点,是郑州千载难逢的机遇
顶端新闻: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对郑州发展有哪些影响?郑州应该怎么把握这个机遇呢?
王曙光:郑州的汽车及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郑州的电子、生物等新兴产业也正在崛起。
从整体来说,郑州已经成为我国北方的重要新兴产业集聚地、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地、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目标地。因此,此次国务院将郑州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对于郑州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在北方城市是不多见的。
乘着这次试点的东风,相信郑州能够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更多的扎实而有效的创新,推动人力资源要素、土地要素、技术要素、数据要素、资本要素等充分流动,把郑州乃至整个河南的潜能发挥出来。
要不断优化郑州的营商环境,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吸引更多的各类优秀人才;要发挥郑州的金融优势,发挥好中原银行、郑州银行等商业银行的优势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优势,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助力;要建立和健全各类产权交易所,推动知识产权、数据等要素更好地交易和配置。(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聂辉/文)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靳静波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