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乡村地区空间布局不“优”局面
●强化优势资源与农业产业项目对接
●打通城乡资源资产资本转换渠道
●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河南日报讯(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谭勇)已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4个县(市、区)介绍经验做法,6个县(市、区)进行资源推介,省自然资源厅和农发行河南省分行签订合作协议,12个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县(市、区)平台公司与金融机构签约……9月17日,在郑州市举行的河南省2025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签约暨资源推介会成果丰硕,标志着我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按下“快捷键”。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源于浙江省实施的“千万工程”,更是“千万工程”迭代升级、深化拓展的体现,承载着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以来,连续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出安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仅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经济大省,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肩负着特殊使命、拥有独特优势。我省全域整治以“优布局、保耕地、提生态、美乡村、兴产业”为目标,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政策性金融支持、市场化运作、投融建运管一体推进”的工作模式,积极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历史文化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多部门政策叠加的优势,与党中央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高度契合。
自去年开展试点以来,全省共批准了17个项目,涉及21个乡镇,计划总投资87.77亿元,其中16个需贷款的项目中,已有13个通过农发行河南省分行审批,获批贷款50.66亿元。
“可以说,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我省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加快农业强省建设的有效举措,是破解乡村地区空间布局不‘优’、存量挖潜不‘足’、供需匹配不‘高’的重要路径,更是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打通城乡资源资产资本转换渠道、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的现实需要。”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治胜表示。
本次资源推介会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为牵引,强化优势资源与农业产业项目、金融支持的精准对接,以整治促资源、以资源促发展、以发展赋动能,搭起凝聚共识、链接资源、共促合作的桥梁。
会上,省自然资源厅梳理了一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合的土地资源、拟招引的农业产业项目、产业落地优惠政策等,为企业提供了可落地的建设用地、设施农用地和厂房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省农业农村厅邀请9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会,带来了明确的用地和产业发展需求,为资源对接提供“市场导向”。农发行河南省分行与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印发《关于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全域整治提供长周期、低利率的信贷支持,为项目落地提供“资金活水”。
让“有空间”的乡村找到了“有需求”的企业,让“有政策”的项目对接了“有资本”的平台,本次会议实现双向奔赴、多方共赢,共同推动了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好的项目早日落地见效。当天,12个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县(市、区)平台公司与金融机构签约项目159个,总金额48.62亿元。与会各方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签约推介会为起点,携手并进、务实合作,协同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共同将规划图变为施工图、实景图。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靳静波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