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服务中心大楼。

政务服务中心“土地超市”正式启动。

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企业服务专区。

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

双鹤湖中央公园。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保障。
“十四五”期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省领先,枢纽能级不断提升。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强大市场活力的迸发,更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郑州航空港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擦亮“办事不求人、办事最简单、办事最干净”金字招牌,培育了一片让经营主体安心创业、茁壮成长的沃土,最终收获了沉甸甸的经济发展果实。
1.政务环境“提速换挡”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
经济的高增长源于项目的高效落地和企业的轻装前行。“十四五”期间,郑州航空港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推动政务环境“提速换挡”,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
走进郑州航空港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专区”的首席服务员正依托“联合辅导知识库”为企业定制专属审批流程图。首席服务员告诉记者,郑州航空港创新推出的“一库一图一码”(联合辅导知识库、定制审批流程图、生成专属跟踪二维码)模式,已对企业开展定制辅导超400次,审批一次通过率高达92%。
位于郑州航空港南部的中原医科城树兰大厦项目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有了项目专属的审批流程,再通过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并联办理,48小时就办好了施工许可和新建民用建筑防空两个事项。”
除了赋能单个项目,郑州航空港的政务服务改革已经延伸到整个产业链。聚焦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外贸等主导产业,郑州航空港梳理推出特色“一件事”,构建起产业链“一类事”集成服务体系。
在外贸领域,郑州航空港“线上专区+线下专窗”的融合服务模式备受企业好评。郑州万汇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过去办外贸手续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外贸‘一类事’一次性搞定。”
这一模式整合了企业开办、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备案、原产地证书申领等14个外贸高频事项,同步延伸电子口岸卡业务、外汇备案等N项增值服务,让企业跑动次数减少86%。
“快”是明显标签,而“省”则是实在红利。从企业开办刻章“零收费”到道路开口“零收费”,再到不动产登记“零收费”,郑州航空港的“零收费”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仅道路开口“零收费”一项,实施以来便已累计为企业节省资金200多万元。不仅为区内企业松绑减负,更为经济发展赋能添力。
“企业群众两个全生命周期‘高效办成一件事’”“产业链发展‘一类事’”“一窗收办、一网通办”“就近办、承诺办、跨域办”……在郑州航空港,全国首创涉企审批服务“零收费”,51项已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其中17项为区特色“一件事”)落地见效,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向外界传递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坚定信号。
2.从“坐等审批”到首席服务员“主动上门”
在郑州航空港,政务服务不仅有速度,还有温度。这温度来源于一支特殊的队伍——项目首席服务员团队。
“首席服务员主动联系,不仅送来了贴心的服务,更指明了清晰的办事路径,还为我们梳理项目建设初期的关键节点,让我们少走了弯路。”河南知行合一通风设备基地项目负责人白先生对首席服务员刘雅慧的工作赞不绝口。
自组建之日起,郑州航空港“首席服务员”这支队伍便围绕项目招商签约、土地获取、手续办理、投产达效等重点环节,提供“一对一”全流程服务。
针对重点项目,首席服务员与重点产业指挥部联络员主动对接,深入了解项目需求,收集反馈问题诉求。对于项目特有的“个性化”复杂难题,首席服务员提供“一对一”定制化辅导和解决方案,全程跟踪直至解决。
为高效解决企业诉求,郑州航空港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还建立了“主动收集、即时响应、高效解决、未诉先办”的诉求闭环管理机制。对诉求类、“办不成事”类、跨部门复杂问题类等情形分类办理,定制“一事一策”服务方案。
同时,针对服务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及时研究出台政策,优化审批流程,形成“解决一个问题,优化一类流程,惠及一批企业”的良性循环。
3.土地超市,要素获取的“关键性”突破
土地和中介服务,这两个传统意义上较为复杂的经济要素获取过程,如今在郑州航空港变得像网购一样简单便捷。
“土地超市”——一个集土地信息发布、云上选地、地块推荐定制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平台,正在改变企业的购地体验。
“很幸运能成为‘土地超市’的首单交易企业,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这种创新模式在选地、购地过程中的高效和便利。”郑州航空港汽车产业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年初,随着郑港出〔2025〕4号地块竞价落槌敲定,该集团以6977万元的价格成功拍下意向土地,标志着“土地超市”首单交易正式完成。
“土地超市”收纳了郑州航空港近3个月可完成储备的土地相关信息。借助地图看地功能,入区企业能精准了解地块详情,快速筛选出适配地块,大大降低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目前,郑州航空港“土地超市”已上线100余宗土地资源,促成工业用地成交1.4万余亩,土地用途涵盖工业、商业、住宅等,企业最快3个工作日内即可锁定适配地块。
为让“土地超市”运转更高效,郑州航空港区政务服务与大数据中心专门为“土地超市”配备了“导购员”。“我们通过提供选地咨询、土地适用性分析、土地规划政策解答等系列服务,大幅提升项目土地获取时效。”“土地超市”服务员说。
未来,“土地超市”还将尝试接入DeepSeek等AI人工智能大模型,借助土地资源储备库与政务服务知识库展开深度训练,推出智能选址助手、项目匹配数字人等智能化工具。
与此同时,“中介超市”则通过整合政务服务资源与市场服务要素,汇聚了涵盖测量、测绘、评估、设计、审图等90余项中介服务事项的170余家优质中介机构,构建起一个“事项全覆盖、选取全透明、过程全监管、信用全追溯”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此外,郑州航空港还聚焦人才、政策等要素保障“一类事”,通过设立“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等措施,推动要素获取效率提升46%,企业综合成本降低20%以上。
4.法治“公平秤”稳住投资“压舱石”
除了政务服务,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是企业家信心的来源,也是长期投资的定心丸。“十四五”期间,法治建设在郑州航空港营商环境中的作用越发凸显,成为企业稳健发展的环境依托与根本支撑。
在司法服务方面,郑州航空港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实现当天立案、快审快结。建立千警“一对一”走访联络机制,为企业提供“靶向服务”。2024年,郑州航空港执结各类执行案件6605件,执行到位金额72.73亿元,常态化开展“豫剑执行”活动21次,有力彰显了司法权威。合同纠纷案件平均审理用时缩短至45天,维权成本显著降低。
在办理涉企投诉方面,郑州航空港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受理3大类10项涉企事项,让企业只进一扇门,就能办理所有涉法涉诉类问题。同时由该中心统一受理投诉事项,3日内审查分流,7日内程序性反馈,1个月内反馈结果,重大疑难复杂投诉事项不得超过60个工作日。该中心曾在10日内办结某企业反映的长期刑事“挂案”问题,及时为企业卸下包袱。
此外,郑州航空港区检察院主动与纪检监察监督、行政执法监督部门联动互通,与全区21家涉营商环境职能部门协作共商,集成作战。
郑州航空港还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优势,在全省率先组建知识产权权利人保护库。2024年审结知识产权类案件928件,并通过在蜜雪冰城产业园公开审理商标侵权案等典型案件,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未来,郑州航空港还将创新监管模式,推行“扫码入企”,规范涉企检查,着力解决随意检查、重复检查等企业痛点。同时,推动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监管,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打造让企业更加安心发展的法治环境。
从“首席服务员”的贴心周到,到“土地超市”的智能高效;从司法“绿色通道”的雷厉风行,到对未来“数智赋能”的规划,郑州航空港在营商环境领域的每一分努力,都在向世界宣告这片土地的庄严承诺:这里不仅是一片投资的热土,更是一片成长的沃土、创新的沃土。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面向‘十五五’,我们将继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新的更大力量。”郑州航空港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负责人说。
(河南日报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远怀 本版图片均为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徐聪 摄)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靳静波 】 【总编辑:黄念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