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 一架飞机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起飞。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徐聪 摄 下图 列车驶出郑州航空港站。刘畅 摄
时代的齿轮转动不息,郑州航空港与“747”的不解之缘,正随着每一次航班的起降而愈发深刻。
每天凌晨,执飞国际货运航线的747全货机就开始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频频起降,往返于郑州航空港与洛杉矶、墨西哥等地,出口的跨境电商货物、进口的生鲜频繁进出,助力我省“买全球、卖全球”“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
作为全国唯一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这片以航空为名、因枢纽而兴的热土,其规划面积恰为747平方公里。这奇妙的巧合,令无数人称叹,也为郑州航空港赢得了“中原747”的全新标签。
“十四五”期间,省委、省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对郑州航空港进行系统性重塑重构改革,为这片希望之土注入了崭新动力,积蓄了强劲动能。
蓝图已绘,征程壮阔。郑州航空港不负重托,紧扣“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目标,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以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内生动力,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今日之港区,开放之势奔腾,发展硕果累累,为“中原747”这一美誉写下了最强的实力注脚。
——“中原747”越飞越远。开通国际货运航线45条,通航国际(地区)城市48个,货运网络覆盖全球超30个国家和地区,是河南链接世界的“空中快车道”。
——“中原747”越飞越快。“十四五”前4年,GDP年均增长10.4%,比全国高4.9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1.1%,比全国高5.9个百分点,增速不仅领跑河南,在全国亦位居前列。
——“中原747”越飞越稳。建成内陆地区功能最全、通关效率最高的口岸体系,撑起我省进出口贸易的近半壁江山,牢牢扛稳扩大开放、带动河南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时代使命。
……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十五五”新篇将启,郑州航空港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拓展新空间,有利于航空港发挥内陆开放高地优势,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打造国际化、世界级产业集群。
“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都市圈发展……多项国家战略叠加,持续为这片热土注入新动能、打开新格局。
以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推动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新产业孕育、新风口涌现,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阔舞台。
省委、省政府赋予郑州航空港省辖市管理权限,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带来新活力,有利于其充分发挥制度型开放“试验田”作用,叠加枢纽、产业与技术优势,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布局未来产业、创新体制机制上走在前、作示范。
晨光之中,又一架747货机呼啸升空,从747平方公里的热土启程飞向世界。那引擎的轰鸣,引人无限遐想,更似一种昭示——郑州航空港,必将如这翱翔的巨翼,乘风直上,绘就中原崛起于苍穹的壮阔航迹。
(河南日报记者 杨凌 赵同增 策划:河南日报社编委会)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靳静波 】 【总编辑:黄念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