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百度-高端生活第一网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水洪池村修路记

河南日报

处于太行山上、豫晋交界的思礼镇水洪池村,海拔1400多米,是济源海拔最高的行政村。11月18日,记者走进该村的时候,几名工人正在一条新修的路上安装护栏。这条与山西连接的水泥路正式通车后,村里就能迎来更多省外的游客了。

该村党支部书记苗生平说,水洪池村发展变化的背后是一串修路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水洪池村通往山外的路还只是一条羊肠小道,村民强烈意识到,要想改变生活,必须修路。1985年,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苗田才带领48个男劳力,经过10年苦战,终于修通了近14公里的盘山路。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该村又用6年时间将“平板车道”拓宽成机动车道。

路修通后,因独特的石头房、石板路、古树群等自然人文资源,水洪池村很快就热闹了起来,摄影写生、徒步骑行、露营避暑、拓展训练、红色旅游……“俺村现在是热门儿,大城市的人都往这儿跑哩。”在村头开农家乐的村民苗保同开心地说,“夏天来避暑的人特别多,光是卖手擀捞面条,俺一天就能卖1000多元。”

2019年,起点济源、终点至北京的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开工建设,其中一段从水洪池村经过,村民主动参与这条路的修建。这条步道贯通开放之后,因为水洪池村这一段独具的森林、泉瀑、峡谷等地质地貌,成为户外爱好者追捧的经典路线,村里的人气也更旺了。有农户仅卖土蜂蜜一项,一年收入就达5万元。避暑山庄、户外运动救援服务站等项目也先后在村里落地。

2020年我省南太行旅游公路济源段开工,水洪池村人热情高涨,或出人力,或出机械,积极参与家门口的道路修建。2021年这条路通车后,村里不仅游客更多了,还吸引来纯净水、高山育苗等一批投资项目。不少村民还腾出自家的石头房搞起了民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跨区域统筹布局、跨方式一体衔接,强化薄弱地区覆盖和通达保障。这让我们更有干劲了。”苗生平说,“我们准备将村里所有适合徒步的线路改造提升,与森林步道、旅游公路和省道打通相连,编织成网,让乡村产业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河南日报记者 王昺南 成利军)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靳静波 】
【总编辑:黄念念 】
关注河南一百度了解更多本地资讯
微博
空间

推荐

点击右上角按钮
分享给您的朋友或是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