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 通讯员 王伟浩】11月24日,记者从河南金融监管局了解到,截至2025年10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达2.56万亿元,较年初增加771.29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不含票据融资)增速高于同口径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35个百分点,平均贷款利率4.07%,较年初下降了0.8个百分点。
据了解,河南金融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暨当前农业生产工作推进会精神,发挥监管引领作用,深化涉农领域融资对接,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三农”领域金融投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县域富民产业和设施农业领域金融支持,优化涉农小微企业和农户金融服务,推动涉农信贷整体呈现“量增、价降、结构优”的良好发展态势。
召开专题会议,全力支持秋冬农业生产。11月13日,河南金融监管局组织召开主要银行机构服务“三农”工作座谈会,要求各银行机构紧紧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当前秋冬农业生产金融需求,把握今年最后两个月的窗口期,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持续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截至目前,全省主要支农银行机构当年累计发放“三秋”贷款264.49亿元,支持6.24万户涉农经营主体开展秋粮生产,其中,发放秋粮收储贷款116.39亿元,秋粮烘干领域贷款5.1亿元,农资、农机、农技领域贷款59.53亿元。
强化精准服务,支持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河南金融监管局指导银行机构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粮食生产、农机装备、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全省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896.45亿元,增长21.42%,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6.85个百分点,农田基本建设贷款余额203.35亿元;种业振兴贷款余额122.01亿元,较年初增长36.98%。
提升综合服务,支持县域富民产业发展。河南金融监管局督促银行机构加强对县域富民产业和设施农业政策研究,密切同农业农村部门等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联动,发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等各类涉农融资对接机制作用,加强对县域富民产业和设施农业领域经营主体的走访对接,积极拓展涉农首贷、续贷、信用贷。截至目前,全省县域富民产业贷款余额超1.5万亿元;设施农业贷款余额490.09亿元,增长30.09%,大幅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全省法人机构累放涉农小型微型企业首贷户3300户,首贷金额97.41亿元。
推动政策落实,优化涉农信贷供给结构。河南金融监管局引导银行机构注重第一还款来源审查,提升涉农信贷供需匹配度,加大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推动落实《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涉农小微企业,允许简化或不再进行现场调查,期限可放宽至三年。将无还本续贷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至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农户经营性贷款,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农户经营性贷款纳入尽职免责适用范围,与不良容忍结合,推动构建“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全省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6950.59亿元,其中信用贷款余额达3139.51亿元,占比45.90%,较年初提高了6个百分点。
下一步,河南金融监管局将持续贯彻关于支持“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抢抓河南加快建设农业强省重大战略机遇期,推动河南银行业进一步加大涉农金融支持力度,努力提升金融供需匹配度,全面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能力,为“十五五”规划实现良好开局贡献金融力量。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靳静波 】 【总编辑:黄念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