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百度-高端生活第一网

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漯河篇丨奋进沙澧 不止一面

河南日报

沙澧河风光。 白喜龙 摄

骨笛声远,沙澧交汇。

漯河,这座因水而兴、因文而雅、因食而名的城市正迸发出强劲活力。

2021年至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全省前两位,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与评价连续四年居全省前三位。今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0%、居全省第一位。

以恒心致恒进,一张蓝图绘到底。连续举办二十余届的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见证了漯河食品产业总规模站上2500亿元新台阶的高质量发展,见证了漯河市委、市政府“发展壮大食品产业”的战略定力。

如今,漯河拥有7000余家食品企业,现代食品集群入选河南省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向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迈进,“食品名城”这张名片,熠熠生辉。

漯河,这座首家中国食品名城,还有光彩夺目的很多面。

质效齐升,高质量发展走在前——

奋进沙澧,步履坚定。争当践行大食物观的领跑者,食品工业、食品文化、食品品牌、美食名城“四篇文章”一起做,推动粮食、食品、美食“三食”贯通。21家世界500强企业、32家中国500强企业、75家行业百强企业在漯河集聚发展。

中原食品实验室成为全省万亿级食品产业的“最强大脑”;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打造名优食品新范式,成为感受“世界眼光、中国经典、河南名品”的打卡地;麻辣面制品、肉制品、冷鲜肉单品产量稳居全国榜首;中大恒源获得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生产许可证和D-阿洛酮糖生产许可证,撬动千亿级代糖市场;微康生物建成亚洲最大的益生菌菌种生产线,实现国产替代。

现代食品、新材料、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全面起势,河南食品科创园、食品国际合作产业园、漯河港、氟硅新材料集群、铜基新材料集群“五大支撑”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投资300亿元的金海氟硅新材料一期12个项目主体完工,盐津铺子新建项目成为公司北方超大型生产基地,卫龙一次性投产8条魔芋生产线,投资50亿元的中誉项目打造高端宠物食品工厂。

共治共享,高效能治理建模式——

奋进沙澧,破冰前行。探索建立“六情直通、四级响应”治理模式,划定近万个农村、社区、专属网格,推动24个部门人员、资源、服务下沉,推动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源头预防、基层化解。

大数据和“大脚板”结合办理群众“大事小情”,搭建贯通市县乡村的高效能治理平台,推广日研判交办、周会商解难、月阶段评价的“1+1+1”马上办、有效解、事后评机制。

深化“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抓实“五基四化”、十六个专项攻坚行动,推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螺旋式上升。

先行先试,扩大高水平开放求突破——

奋进沙澧,敢为人先。扬优势、补短板,实施食品产业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十项率先行动。今年前三季度,外贸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液压胶管、宠物食品出口值均居全省首位。

拥有冷链物流企业480余家,占全省半数以上;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累计上榜11家,上榜数量居全省首位;获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河南省枢纽经济先行区、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拥有1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人民至上,创造高品质生活树标杆——

奋进沙澧,以人为本。做实城市“里子工程”,平漯周高铁、周漯平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按时序进度推进,37个城市防汛排涝应急复盘提升项目建成发挥作用,水韵沙澧综合提升工程让全市人民都喝上了南水北调水。

高水平医院、高水平高中、市养老产业园等七大民生项目和“小而美”惠民工程齐头并进,五级养老服务格局初步形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医疗服务智慧化、数字化、便捷化、舒适化水平不断提升。

突出特色,提升文旅产业焕新彩——

奋进沙澧,流光溢彩。以千机飞“只有漯河”展演为龙头,以食品美食为特色,突出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成就和“四大本土文化”创造性转化,突出“水、绿、景、文”生态文化底色。

持续推进七大文旅提升项目,推动“五馆一基地”与沙澧河风景区、河上街景区等互动赋能。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文旅体活动矩阵,串联演艺、赛事、场景等文旅资源,塑造不间断、高品质的四季文旅盛宴。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面向未来,漯河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以“1+2+4+N”目标任务体系为统领,推进新时代漯河“二次创业”,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漯河力量。(河南日报记者 马国华 策划:河南日报社编委会)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靳静波 】
【总编辑:黄念念 】
关注河南一百度了解更多本地资讯
微博
空间

推荐

点击右上角按钮
分享给您的朋友或是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