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日报评论员
提起河南,人们的印象中总少不了一碗汤汁香醇、面条弹牙的烩面。劲道,是对烩面的最高评价,藏着中原大地的烟火气,更透着河南发展的精气神——“劲”,是拼搏姿态;“道”,是发展遵循。二者共同为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时间的长河奔涌向前,奋斗者的步伐永不停歇。“十四五”以来,河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产业韧劲、创新钻劲、开放闯劲,交织发力;农业稳劲、文化旺劲、生态美劲、民生得劲,相得益彰。
产业强则经济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地方发展的脊梁和筋骨。超硬材料、现代农机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功创建,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突破100万辆,国产化AI服务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六成……近年来,河南坚定不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产业的韧劲,让经济社会发展的底气更足。
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洛轴研发的轴承转速最高可达每分钟12万转,成功运用到大兆瓦风电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之重器”上;中铁装备研发的国内首台可变径竖井扩孔掘进机“逐梦号”,开国内竖井智能掘进先河……自主创新的钻劲,见证着中原儿女的不懈努力。
开放,能形成发展的强磁场;发展,需要开放的加速度。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成为共建“一带一路”亮眼品牌,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全国第六;河南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较“十三五”增加两倍以上,跨境电商进出口年均增长11.9%……对外开放的闯劲,让河南与世界紧密相连。
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一张王牌。油料、食用菌产量和生猪存栏量、外调量全国第一,蔬菜产量全国第二;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10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9家、居全国第2位;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农业强省的稳劲,彰显了河南的责任与担当。
文化,一条长长的纽带,连起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亳都·新象开街当天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首年接待观众约180万人次;万岁山、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成为全国文旅融合样板……文化的旺劲,让文明之火生生不息。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实施“一河一策”整治,对入河排污口、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乡污水等开展综合治理;2024年全省160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86.1%,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陶岔取水口及总干渠出省境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2024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GDP用水量较2019年下降23.5%和23.1%……生态的美劲,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稳民生就是稳民心,抓民生也是抓发展。近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超560万人;全面落实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等9大领域、84个服务事项标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更加健全,基本实现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得劲的民生,让人民群众有实打实的获得感。
河南之劲,浑厚精纯;发展之道,明确坚定。“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河南扬长补短、全面崛起的关键阶段。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明确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加压奋进、实干争先,我们定能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靳静波 】 【总编辑:黄念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