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百度-高端生活第一网

冬季心脑血管病易“找上门”,如何预防?

提倡低盐、低脂、低糖,少荤多素,出门注意防寒保暖……

大河报·豫视频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郑超

寒冷冬季,心脑血管疾病也迎来了高发季。

据统计,大约70%的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生在冬季,76%的心梗、冠心病、心绞痛等“急性心脏事件”也发生在冬季。

为什么心脑血管疾病在冬季高发?

1.天气变冷能使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高,易于形成血栓;甚至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2.气温下降使人体耗氧量增加,为维持正常的体温,血管会收缩,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从而增加心脑的负担。

3.温差的变化可使人体免疫细胞倦怠,抵抗力下降,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影响肺部通气功能,使心肌相对缺氧,从而诱发心脏疾病。

哪些人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1.遗传因素。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者发病率明显增高。

2.四十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伴有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记忆力衰退、四肢麻木、听力和视力下降等症状者。

3.办公室白领阶层。这类人群由于每天压力过大,精神长期紧张,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加上久坐、运动少等情况,易造成动脉硬化。

4.烟酒过度和生活无规律者。这类人群易发生血管痉挛、血流不畅,往往过早罹患心血管疾病。

5.肥胖及饮食不科学者。这类人群往往由于营养过剩,血液中的脂肪含量过高,导致血液黏稠而诱发心血管疾病。

心梗、卒中风险升高

气温的急剧变化,会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这种情况下会一定程度加重心脑血管患者的病情,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或者加重,心梗、卒中的风险都会升高。并且,室内外温度的变化,也容易造成血压波动。血压来回波动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点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此外,天气急剧变化时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可能诱发基础器质性心脏病,导致心功能不全。并且容易合并肺部感染,加速心力衰竭的发生。

郑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二科主任万冬宇建议,气温起伏的阶段,高血压患者要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指数,如有变化应及时告知医生,获得专业的指导,避免因为血压升高发生一些不良的后果;日常生活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遵医嘱服用药物,不要擅自停药、换药或者增减药量,这样都会增加疾病进展的风险。此外,这类慢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规律作息。室内室外进出要及时增减衣物,让体感温度基本保持恒定,避免身体受到温度变化的刺激。如果遇不适应及时就医或拨打120。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饮食方面

提倡低盐、低脂、低糖,少荤多素,适当多吃粗、杂粮,多进食一些容易消化吸收且富含营养的食物,戒烟限酒,适当饮温水有利于稀释血液,不喝凉水或吃冷的食物,避免因水温过冷过热而刺激肠胃,导致血管收缩。

运动方面

出门注意防寒保暖,重点注意头部和四肢的保暖。冬季最好在室内锻炼,户外运动最好选择下午2点左右温度最高的时候。

心态方面

心情保持平稳,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日常放宽胸怀、保持心理平衡,多照日光、听音乐,以调节情绪。

监测方面

冬季天气寒冷,血压波动幅度较大,要加大监测频率,有高血压病史者,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血压平稳,防止波动至关重要。

药物方面

这个季节服用活血化瘀类的中成药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果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定期服用药物以防再次复发。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关注河南一百度了解更多本地资讯
微博
空间

推荐

点击右上角按钮
分享给您的朋友或是朋友圈